中国沙漠 ›› 2022, Vol. 42 ›› Issue (2): 6-13.DOI: 10.7522/j.issn.1000-694X.2021.00104
落桑曲加1(), 张焱2, 马鹏飞3, 扎多1, 格多4, 张正偲2(
)
Luosangqujia1(), Yan Zhang2, Pengfei Ma3, Zaduo1, Geduo4, Zhengcai Zhang2(
)
摘要:
雅鲁藏布江河流宽谷区是青藏高原风沙活动最为强烈地区之一。输沙量是评价区域风沙活动的最主要指标之一,但目前对该地区输沙量的研究几乎是空白。利用旋转多路方口集沙仪对雅鲁藏布江流域中游河岸沙地、河漫滩沙地和山麓沙地3种地表类型、6个点2020年9—12月的输沙量进行野外实地观测,对比不同下垫面的输沙量,分析地表特征对输沙量的影响过程。结果表明:风沙流结构和总输沙量具有明显空间差异性,风沙流结构可以用指数函数表达。观测期间各观测点月平均风速差值变化较小,介于0.31 m·s-1(昌果)到1.19 m·s-1(多颇章),所以沙源和下垫面特征是影响研究区输沙量时空差异的主要因子。昌果沙源最丰富,所以输沙量最大(月平均903.0 g),森布日沙源几乎没有变化且生长植被,所以输沙量最小(月平均43.7 g),说明河岸流沙区的风沙活动最为强烈。近地层1 m高度的输沙量在河漫滩沙地(森布日、桑日)、河岸沙地(昌果、阿扎)和山麓沙地(桑耶寺、多颇章)明显不同,说明输沙量与地表植被特征和沙源密切相关,且沙粒运动过程具有比平原更高、更远的特点。根据近地层风沙流结构、输沙量和累计输沙量频率曲线,研究区的防沙治沙应该以河岸和河漫滩为重点。
中图分类号: